過了一個多月,才想到,原來要寫的東西還真不少,先從印象最深刻的來寫吧。
十三行博物館己去了二次,一次是在台北讀書時老師要求一定得去走一回,才去走走;這次是自願性的到那去看一看,建築物設計感依舊,讓人駐足許久不願離去。可惜的是人雖在八里,卻未能到朱銘美術館走一遭,那是一位我很喜歡的藝術家,總是總錯多回,有機會一定要去看看他所創立的美術館。


關於十三行博物館,為什麼叫做十三行是源於十三行人很有可能是平埔族凱達格蘭人的祖先。至於為什麼將它命名為「十三行遺址」呢?根據考古學習慣,史前遺址的命名大多採用發現地的最小地名,而十三行遺址之得名,就是因為遺址所在地,台北縣八里鄉頂罟村的別名為「十三行莊」。又,相傳在清朝時,這裡曾經是重要的貿易商港,有多達十三家行郊在此經商,所以大家就將這裡稱做「十三行」,但也有學者主張「十三行」應是原住民地名漢語音譯的結果

建起沿革是二級古蹟「十三行文化遺址」
  ‧民國46年地質學者林朝綮勘查後定名為十三行遺址,後經考古學者   石璋如、臧振華、劉益昌等人陸續發掘出極具代表性 之文物及墓葬遺物等
  ‧為距今1800年至500年前台灣史前鐵器時代之代表文化,其人種可能與平埔族凱達格蘭族有關
  ‧出品重要文物為陶器、鐵器、煉鐵爐、墓葬品及與外族之交易品等,其代表性 文物為人面陶罐等

  因遺址施工進行搶救因而決議興建博物館
  ‧民國78年至81年間,因八里污水廠將興建於遺址上,引起各方注意,形成  搶救遺址熱潮
  ‧民國81年文建會邀集相關部會,確立遺址保留面積為3136.9平方公尺,
   其餘遺址面積則為污水廠所覆蓋
  ‧民國84年,中央各部會決議於污水廠撥地成立「十三行遺址文物陳列,由中央及台北縣分別編列預算興建
  ‧民國87年,更名為「十三行博物館」,正式興建

在文章的最前頭,有稍稍提到的它的設計感十分濃厚是由孫德鴻建築師設計。曾獲2002年台灣建築獎首獎、2003年遠東建築獎首獎,為近年來頗受注目的話題建築!

館內佔地約三千六百坪,全館面積約兩千坪,建築的原始構想來自於考古發掘及先民乘船渡海來台的意念。全館藉由三組不同型態的建築群,架構成完整的概念,分別表達山與海、過去與現在的意象,並以真實透心的材質,如清水混凝土、砂岩及老化的金屬板等,構築成完整的理念。

鋼構建築象徵海,所有的結構軸線均以放射狀指向海洋;斜緩的屋頂象徵過去十三行人生存環境中的沙丘或海中凸起的鯨背,觀眾可以自館外地面直接拾階而,享受極目四望的遼闊感及攀行於屋頂上的新奇感。

三層樓的清水混凝土建築,象徵山型,量體簡單素淨。側邊的兩道高牆直指觀音山上的大坌坑遺址,隱含十三行與大坌坑兩文化的時間連結。

山與海的交會處,是一座連結過去與現在、代表時間軸的斜倒八角塔,傾斜不正設計影射毀壞的遺跡及無法還原的歷史真相。塔內動線的安排,引導觀眾在不同空間轉換中,感受時間長廊的悠久,體會歷史深刻的意涵。

全館凹陷於地下一點五米,觀眾入館前,需經歷一段緩緩向下斜伸的坡道,象徵走入考古學家發掘的地下寶庫。入館後,再參觀完一樓的教育服務設施後,在蜿蜒而上,進入二樓開闊的展示環境。


說真得,光是視覺享受,如不進到館內參觀,在戶外咖啡座喝杯咖啡也是種怡然的放鬆感,所以親愛的朋友,有機會的話可以去那走走呢。

十三行博物館網址:
http://www.sshm.tpc.gov.tw/content/index/index.asp

備註:藍色內文部份選自十三行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ita10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