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forty的婚禮,隔天接受了她和她老公的招待,到這兒來玩耍,剛來到這遊覽車司機將我們載到停車場後,便讓我們自行帶開,起先,真不知道該怎麼走,總覺得這是很荒涼的地方,一直很擔心會不會被怎樣,後來才曉得是自己想太多了。(我想我不要對別人怎樣就好了)

相較於八仙山、阿里山、太平山等等台灣三大林場,花蓮林田山不管是木材產量、伐木時間與歷史等等,都無法與其相提並論,不過,林田山吸引人之處主要在於這裡保存了最完整的伐木基地與景觀,很容易就能將人帶進那種伐木的歷史場景。這個舊稱為「摩里薩卡」的台灣第四大林場,近年來在當地文史工作室努力下,儼然已經成為追尋台灣伐木記憶的最主要場景。 

在這些樹的後面有一棟平房的小木屋,是這兒的「社區咖啡館」,佈置的很雅置,外頭的露天咖啡座別有一番趣味。








林田山林場位在花蓮鳳林鎮森榮里,日據時代因為紅檜、扁柏等林業資源豐富,因此被稱為「森坂」,森坂意指「森林密植的斜坡」,日語發音就是「摩里薩卡」。直到現今,老一輩的人還是習慣將這邊稱為「摩里薩卡」。

民國7年開始,林田山就已開始進行小規模伐木,並在民國14年開始大批砍伐﹔民國23年間,因為木材價格低落,摩里薩卡因此獲得短暫休息,但從民國27年開始,日本又在此地大規模建立鐵路、索道與完備的社區,並將伐木作業深入王武塔山,打算長期經營此地伐木林業﹔台灣光復之後,來自阿里山、八仙山與太平山等地的伐木工人再陸續進入林田山,把更具技巧的伐木經驗帶入,也讓林田山徹底被開發,直到民國61年因為森林大火,隨後又由林務局接管,並在之後的保育觀念漸漸成形後,林田山才終於得以休息。 


在這兒,許多生物都得以養息,聆聽林間鳥兒鳴叫、吸收來自樹木產生的木香,在傳統與現代中使身心全然的放鬆,如果有興趣歡迎去品味一下。

林田山文史工作室
電話:03-875-1703
地址:花蓮縣鳳林鎮森榮里林森路20號 




p.s:文中灰色的部份及圖片來自於ETtoday旅遊玩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ita10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